个体工商户个税申报期限如何规定?

2020-09-25 10:23:20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下面这篇会计实务文章是用友财务软件小编给从事会计工作的朋友整理的关于:个体工商户个税申报期限如何规定?的相关会计知识,这篇个体工商户个税申报期限如何规定?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文章为您讲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个体工商户个税申报期限如何规定?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

个体工商户个税申报期限如何规定

一、根据《关于修改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第九条第三款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由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纳税义务人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七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6〕162号)第十六条规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投资者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分月预缴的,纳税人在每月终了后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分季预缴的,纳税人在每个季度终了后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纳税年度终了后,纳税人在3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

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

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 -成本、费用及损失 -起征点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二、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要求个体工商户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记账核算,在缴纳个税时按照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及损失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适用的税率计算缴纳个税。

2、定期定额征收:是对没有设置账簿的个体工商户,税务机关依法按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或所得额,从而确定其应纳税额的征收方式。影响其个人所得税的因素是营业额和个人所得税征收率。

个体工商户个税申报期限如何规定由会计学习资料提供,分析税务政策,工作中的任何微小问题都能帮助大家解决,合理的教学课程,线上线下联动,欢迎咨询。

以上便是ufidawhy参考会计职级考试的考生收集的个体工商户个税申报期限如何规定?的相关会计分录,会计做账技巧,会计做账流程等,如果您在学习个体工商户个税申报期限如何规定?的会计实务操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

您可能感兴趣的财税文章:

· 企业将自有房产销售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 现金流量表怎么填写?

· 其他应交款

· ?财务制度备案信息有效期起止应该怎么填

· 专项应付款在借方是什么意思

· 小规模纳税人国税销户固定资产清理怎么做分录

·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预缴企业所得税时是否需要审批

· 建筑业挂靠工程会计与税务处理怎么做

· 公司宿舍的床算不算固定资产?

· 自建厂房的折旧计算公式是什么?

· 保险公司车险返点如何入账?

· 公司生产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 当月进项发票可以下月做账吗

· 日常修理费用怎么核算?

· 非保本银行理财会计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jpxz.com/kj/kjsw/831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NEXT:已经是最新一篇了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