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收益有哪些科目内容?

2020-09-20 22:43:22  阅读 3 次 评论 0 条

下面这篇会计实务文章是用友财务软件小编给从事会计工作的朋友整理的关于:递延收益有哪些科目内容?的相关会计知识,这篇递延收益有哪些科目内容?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文章为您讲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递延收益有哪些科目内容?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

递延收益有哪些科目内容?

答:1、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

递延资产实质上是一种费用,但由于这些费用的效益要期待于未来,并且这些费用支出的数额较大,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若把它们与支出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就不能正确计算当期经营成果,所以应把它们作为递延处理,在受益期内分期摊

2、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

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我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预收账款和递延收益有什么区别?

预收账款和递延收益的区别:预收账款是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只能确认为一项负债。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企业在收到预收账款这笔钱时,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合同尚未履行,因而不能作为收入入账,只能确认为一项负债,即贷记“预收账款”账户。企业按合同规定提供商品或劳务后,再根据合同的履行情况,逐期将未实现收入转成已实现收入,即借记“预收账款” 账户,贷记有关收入账户。

预收账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 年,通常应作为一项流动负债反映在各期末的资产负债表上,若超过1 年(预收在一年以上提供商品或劳务)则称为“递延贷项”,单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

递延收益有哪些科目内容?具体包括的内容,会计学习资料小编在上文都有给大家介绍,希望大家都可以明白其中的意义,相信你们都能够理解。

以上便是ufidawhy参考会计职级考试的考生收集的递延收益有哪些科目内容?的相关会计分录,会计做账技巧,会计做账流程等,如果您在学习递延收益有哪些科目内容?的会计实务操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

您可能感兴趣的财税文章:

· 财务会计是学什么的?

· 使用钉钉财务怎么做账

· 原材料的发票跨年度可以报销吗?

· 客户回扣费用财务怎么支取?

· 企业实收资本有二级科目吗?

· 借款利息怎么交税

· 借调人员工资福利规定是怎么样的?

· 出口的进项税额转出该如何做账务处理?

· ?学校内部房屋出租需纳税吗

· 一次还本付息摊余成本

· 简易计税视同销售如何处理?

· ?零申报利润表怎么填写

· 利润为负,调整后有应纳税所得额,捐赠支出如何扣除?

· 贷款收入计征所得税么?

· 借关联方钱计提利息会计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jpxz.com/kj/kjsw/519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