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定义

2020-09-20 19:51:55  阅读 3 次 评论 0 条

下面这篇会计实务文章是用友财务软件小编给从事会计工作的朋友整理的关于: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定义的相关会计知识,这篇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定义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文章为您讲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定义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

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定义

答:1.价内税就是税金包含在价格之中,作为价格的组成部分的税种。

在以产品销售收入额作为计税依据从价定率征收的情况下,价内税的计税依据是含税价格,它等于成本+利润+税金。如现行消费税和1994年税制改革前的产品税属于价内税。价内税的采用,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用计划价格的产物。

价内税的优点在于:流转税包含在价格之内,由于价格已定,国家可以通过调整价格内税收的比例来调控经济。缺点在于:在实行自由价格的条件下,由于价格要灵活,而税收则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稳定,把相对固定的流转税含在价格内,会使价格税收产生相互牵制的作用,双方难以灵活调节。所以实行自由价格的国家一般不选择价内税的模式,而选择价外税模式。

2.价外税是指税金不包含在价格之中,价税分列的税种。

价外税不像价内税那样可以通过变动税收来直接“挤利”或“让利”,从而调节生产,但可以用税收变动来影响消费,间接地配合价格发挥调节作用。价外税,有利于全面推行增值税,简化计征手续,计税时只要依据购货发票上注明的已纳税额,按照规定的扣除项目扣除已征税额就行了。价外税也使企业核算成本大大简化,企业只管计算成本和应得利润,税收另在价外考虑。

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征收方式

1.价内税是由销售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就是其销售款,而税款由销售款来承担并从中扣除。因此,税款等于销售款乘以税率。

2.价外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包括销售款和税款两部分。由于税款等于销售款乘以税率,而这里的销售款等于货款(即含税价格)减去税款,即不含税价格,因此,税款计算公式演变为:税款=(货款/(1+税率))*税率。

计算公式:

价内税:税款=含税价格*税率

价外税:税款=(含税价格/(1+税率))*税率=不含税价格*税率

关于问题“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定义”本文就介绍到这里,更多资讯可以在学堂官网直接搜索。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通过会计学习资料官网直接联系我们的答疑老师。

以上便是ufidawhy参考会计职级考试的考生收集的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定义的相关会计分录,会计做账技巧,会计做账流程等,如果您在学习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定义的会计实务操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

您可能感兴趣的财税文章:

· 税务更正申报需要什么资料

· 上年收入少记今年怎样调整

· 工程暂估原价更改的分录怎么做?

· 怎么去税务局申报个人所得税

· 老板欠薪会计分录怎么做

· 国外客户付款不开发票这笔款项怎么处理?

· 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规定

· 本月采购下月付款怎么记账

· 自然人销售资产的税收优惠有什么?

· 一般纳税人报税流程

· 预收物业费一次性开票怎么处理?

· 减资账务处理基准日如何确定

· 公司购入长期债券怎么做会计分录?

· 一般纳税人能开运费么

· 酒店成本怎么核算?

· 建筑企业异地缴纳个税有哪些依据?

· 销售货物代垫的运费计算销项税额吗

· 购车发票和车船税如何作会计分录?

· 国税报完财务报表还用报地税吗?

本文地址:https://www.gjpxz.com/kj/kjsw/485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